清晨的薄雾还没漫过,兰州七里河茶马古道阿干村苟家湾的山梁,阿干村的酥饼铺子就飘出了第一缕香气。铁鏊子里的胡麻油滋滋作响中玉束哈,混着新麦面、芝麻和红糖的甜香,顺着巷弄往村外钻,像根无形的线,把早起的乡亲们都牵了来。
三位大嫂揉面的手布满老茧,力道却稳得很。发好的面团裹上层层酥油,擀开时能听见面皮簌簌的声响,卷成卷再切成剂子,捏拢、按扁,往芝麻盆里一滚,巴掌大的饼坯就有了魂。鏊子底下的炭火不烈不温,饼子在上面慢慢胀起来,金黄的酥皮一层层裂开,像极了阿干村山上的梯田纹路。
买饼的人总排着队。有附近的居民,买上两斤当晌午饭;有城里来的年轻人,举着手机拍刚出炉的酥饼中玉束哈,说要给外地的朋友看看“兰州的甜味”;还有在外工作的阿干镇人,每次回来必带几包,说这香味能把乡愁泡软了。
展开剩余73%装饼的纸袋子薄薄一层,却裹不住那股子香。有人说,这香味顺着公路飘到了兰州城里,顺着快递车飘到了更远的地方。
其实哪用飘那么远,咬下一口酥饼,酥皮掉在手里像碎金,甜津津的馅在舌尖化开时,阿干村的阳光、山风中玉束哈,还有酥饼房里的烟火气,就都到了眼前。(王俊兰 常守建拍摄)
发布于:山西省科元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